为做好2026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免”),根据《关于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xcsports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特制定《xc体育关于推荐2026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施细则》。
一、推免的原则
公开、公正、公平,标准明确、程序严格。
二、推免的类型
本次推免分为学优推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推免、国防科工招生单位推免四种类型,申请推免的员工只可选择上述的一类进行申报,不可兼报。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推免为专业学位类别,其他推免名额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型。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获得推免资格的员工可申报公司部分专业的直博生。
三、推免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二)学习成绩优良。公司将员工学业成绩作为推免工作最基础的遴选指标。
(三)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四)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
(五)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推免的员工需获得学科导师同意接收意见。
(六)必修课课程综合平均成绩计算公式为:
必修课课程综合平均成绩=Σ(必修课课程成绩×必修课课程学分)/Σ(必修课课程学分)
(考查课成绩按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计算)
申报学优推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推免、国防科工招生单位推免的员工,在校学习期间前6学期的必修课(含本专业通识教育平台、大类教育平台、公司专业平台一)课程综合平均成绩在专业排名需不低于前60%,其中必修课课程成绩按首次成绩计算,所学必修课课程(环节)的考核必须首次通过,员工前6学期必修课课程修读学分需满足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本次推免《军事训练》不纳入加权平均成绩计算。
(七)符合以上条件的定向员工必须征得定向单位的书面同意,方可申请推免。
(八)获得推免资格的员工必须提交书面申请。
四、当年推免的名额
具体名额见下表:
专业 |
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机器人工程 |
人工智能 |
总数 |
2022级员工数 |
166 |
107 |
81 |
60 |
63 |
33 |
510 |
学优推免数 |
26 |
17 |
12 |
9 |
10 |
5 |
79 |
国防科工单位推免数 |
1 |
|
|
|
|
|
1 |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数 |
28 |
18 |
14 |
10 |
11 |
6 |
87 |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推免数 |
6 |
4 |
3 |
3 |
2 |
1 |
19 |
五、学优推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推免、国防科工招生单位推免细则
(一)材料审核及现场答辩
公司成立专家审核小组(专家组成员原则上应具有相关学科副教授以上职称,一般不少于5人),对申请推免资格员工的科研创新成果、论文(文章)、竞赛获奖奖项及内容进行审核鉴定,对员工提交的多项科研成果实行代表作评价,评价重点聚焦到创新质量和个人贡献,排除抄袭、造假、冒名及有名无实等情况,专家审核小组及每位成员都要给出明确审核鉴定意见并签字存档。学优推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推免、国防科工推免生需参加现场答辩进行最终审核,未通过审核鉴定或答辩的不纳入加分体系。
答辩要求:着装得体,员工个人材料汇报不超过3分钟,专家提问不超过2分钟。答辩全程录音录像,答辩结果公开公示。
(二)推免生加分项目及标准
对推免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考查范围应包括学习成绩、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工作表现、获得奖励、取得突出成果及专长等方面。按必修课课程综合平均成绩确定各专业推免员工名单后,在必修课课程综合平均成绩整数部分相同时,参考其它项目的加分进行排序,具体方法是:先按必修课课程综合平均成绩的整数部分排名,再将必修课课程综合平均成绩整数部分相同的员工按必修课课程综合平均成绩的小数部分与附加分之和在相应分数段内排名。
加分项目及标准如下:
1.在校期间,作为主要成员(前三名),参加中国国际老员工创新大赛(原“互联网+”)、“挑战杯”、国际或全国老员工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老员工智能汽车大赛、RoboMaster等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团委2025版竞赛库Ⅱ级及以上)获国家一等奖者加1.8分,获国家二等奖者加1.2分,获国家三等奖者加0.6分。其中,在2025年超一流赛事省赛获得金奖者加1.2分。员工与学历、职称、职务明显高于本人者(指导教师除外,与指导教师合作的,指导教师应出具推荐信,客观陈述员工在联合成果中所做的实际贡献),获得的竞赛奖项等仅作为参考,不纳入员工本人推免遴选综合评价成绩计算体系,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员工与其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科研成果不纳入员工本人推免遴选综合评价成绩计算体系。
2.在校期间,员工发表的科研论文被列为高被引论文的加2.0分(需提供相关证明),在核心期刊(CSCD、EI、CSSCI、SCI)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含网络发表)1篇文章加1.8分,原则上仅限员工本科阶段在高水平期刊上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或者与指导教师联合发表的与学业相关的科研论文(其中与指导教师联合发表论文是仅限于指导教师作为第一作者,员工作为第二作者的情况);在省级以上学会会刊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文章加0.9分;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文章加0.3分;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授权发明专利加1.8分,以第一作者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加1.2分。国家授权的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第一完成人加1.2分。以上成果作者署名单位均必须为xcsports。员工与学历、职称、职务明显高于本人者(指导教师除外,与指导教师联合发表论文的,指导教师应出具推荐信,客观陈述员工在联合成果中所做的实际贡献)合作的科研成果等仅作为参考,不纳入员工本人推免遴选综合评价成绩计算体系,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员工与其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科研成果不纳入员工本人推免遴选综合评价成绩计算体系。
注:第1、2项合计加分上限为2分,超过2分的按2分计算。
3.获省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员工、干部,在省级(或国家级)文艺体育竞赛中有突出贡献者分别由校团委、员工工作处、推免工作办公室和体育部负责认定,此类加分上限0.3分。在校期间,被评为省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员工干部加0.3分;校级三好员工、优秀团员或优秀员工(团)干部(含标兵)者加0.18分。
4.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加0.3分,校级一等奖学金加0.24分,校级二等奖学金加0.18分,校级三等奖学金加0.12分;各类校级单项奖学金加0.06分。
5.外语四级全国统考优秀或达到603分以上者加0.3分。
6.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院员工会主席、副主席、院团委副书记加0.24分,院员工会、团委部长加0.12分,班长、团支书加0.12分。
注:第3项至第6项加分项目中,同一学期内的同一类型加分只计算最高得分,不得重复加分,且合计加分上限为0.3分,超过0.3分的按0.3分计算。
7.同一名员工第1项至第6项所有因素的合计加分上限为2分,超过2分的按2分计算。各专业所确定的推免生按照加分原则加分后排序。
8.第1项、第2项中列出的每个单项分数为该单项分数的上限,具体得分由评审小组在此上限内给定。
9.以上各类型成果合计限报5项,同一类型成果限报3项。
10.除以上项目之外的获奖加分由公司推免评审小组进行认定。
六、“梦想接力”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双一流”团队建设管理服务教师推免要求按公司文件执行。
七、学术科技竞赛获奖情况、国家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由校团委认定,未认定的项目不能作为推免的依据。
八、各专业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员工确认报名类型后,若某专业有推免资格的员工自愿放弃申请推免资格,则将此名额列为第二轮选拔名额,第二轮选拔时不分专业,仍按必修课课程综合平均成绩排名依次递补,直至额满为止。
九、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照对应条款进行处理:
(一)在获得推免资格后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取消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
(二)未达到本科毕业条件或未获得学士学位,取消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
(三)未达到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者,取消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
(四)获得推免资格后,若由于个人原因如出国、就业等放弃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取消其后续所有评奖评优资格。
(五)如申报材料中有抄袭、造假、冒名、有名无实、学术不端等情况,取消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
十、推免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名参加本单位推免招生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报名参加推免招生的要主动报备,相关员工申请推免资格时也应主动向有关单位报备声明。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的推免相关工作人员,公司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且影响推免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的员工,公司将取消其推免资格。
十一、其他未尽事宜,按《xcsports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办法》(哈工程校发〔2019〕190号)及相关文件执行。
十二、公司推免评审小组
组长:蔡成涛
副组长:刘志林、徐宝贵、徐健、张兰勇、曾德鹏
成员:于鑫、赵煜博、杨增煜、郭天是、肖模昕
十三、专家审核小组
组长:朱齐丹
成员:魏延辉、李冰、张敬南、叶秀芬、奔粤阳、王元慧
十四、监督小组
组长:兰海
成员:王显峰、周雪梅、贾春、胡羽坤
xc体育
二〇二五年九月五日